

玉米播種技術
- 分類:栽培技術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9-16 18:28
- 訪問量:
一、種子精選和處理
1、清選種子
播種前對種子要進行精選,選用具有光澤、粒大、飽滿、無蟲蛀、無霉變、無破損的種子,除去霉變破碎和病蟲侵染的籽粒及秕粒、小粒。
2、種子處理
(1)曬種。精選的種子在播種前選擇晴天連續翻曬2-3天。
(2)浸種。浸種的方法很多,用冷水浸種24小時,或“兩開一涼”的溫水(約55℃)浸6~8小時,能加速種子吸水,殺滅種皮上的黑粉病狍子。也可用0.15%~0.20%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浸種12小時。浸泡過的種子宜濕潤條件下播種,在天氣干旱、土壤水分不足時不宜浸種,以免發生“坑種”、“燒芽”及種子發霉而降低發芽率。在搶茬播種、晚播和補苗的情況下,浸種后結合催芽,一般可提早3~5天出苗。
(3)拌種。浸種后用濃度為0.5%的碳酸銅拌種防黑粉病及絲黑穗病,用40%的樂果乳劑500克兌水3000克拌種100公斤,防治金針蟲、螻蛄、蠐螬、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。目前種子加工上已采用種子包衣技術,經包衣處理的種子,不僅可以防止鳥獸和地下病、蟲危害,而且還能起到促根壯苗的作用。
二、適時播種
1、播種期的確定
適宜的播種期要根據當地的溫度、季節、栽培制度和品種等因素綜合考慮。
(1)溫度。玉米適宜播期的溫度是5~10厘米土壤溫度在10℃~12℃以上,隨溫度升高而出苗期縮短。在一年一熟制的冬閑地,有灌溉條件的地區及高海拔的山區,春玉米的播種在適宜范圍內宜早不宜遲,夏秋玉米適宜早播的時間決定于前作收獲早遲,但也應爭取早播。套作玉米還必須掌握適宜的共生期,麥玉共生期一般不超過20天。具體播期還必須結合各地耕作栽培、降水、病蟲發生規律等因素綜合考慮。
(2)墑情及降水。在春夏旱嚴重地區,墑情差,春玉米應適當延遲播種,否則玉米出苗后距雨季時間過長,不利于幼苗的生長,幼苗細弱,加速發育,形成早茬,甚至于旱致死。在伏旱嚴重地區,夏玉米宜在5月底6月初播栽,7月下旬伏旱到來之前抽雄吐絲,雙季玉米的第二季以6月底7月初播栽,伏旱結束,9月初秋雨到來前抽雄吐絲為宜。
(3)栽培制度。四川春玉米除一年一熟制的冬閑地外,多與小麥、蠶豆、馬鈴薯間套種植,在播種小麥、蠶豆時先預留空行,待小麥、蠶豆成熟后期,套種春玉米,共生期20天為宜,最多不超過30天。兩熟制的夏玉米,為了爭時搶墑播種,一般不翻耕土壤,采用淺肥滅茬,碎土或免耕板種。
2、播種方式
(1)窩距。春玉米窩深13厘米左右,夏玉米窩深7~10厘米,種子播入濕土層。種子分布均勻,深淺一致,施肥集中,管理方便,播種后施肥覆土,以淺蓋為宜。窩播的方式分為等距窩播和大小行窩播。
(2)條播。玉米高產栽培中的定向育苗移栽,或定向直播多為條帶種植。植株分布合理,單株營養面積均勻,管理方便,施肥集中,能有效的協調群體與個體矛盾。按行距的不同可分為等行距條播和大小行條播。
(3)育苗移栽。玉米育苗移栽是指播種后的幼苗期以育苗方式在苗床內完成,便于集中管理,培育壯苗。育苗移栽能縮短大田生育期,有利于爭取季節,解決多熟制的茬口矛盾,協調早熟和高產、當季與全年生產的矛盾。其做法是苗床地要選擇在向陽背風灌排方便、靠近大田的地方,苗床做成寬1米左右、深10~13厘米的平底低畦,長度由育苗量決定,畦底墊一層有孔薄膜。第二是營養土配制,一般用40%~50%的腐熟過篩的細廄肥,50%~60%的肥沃細土,適量磷、鉀肥混合均勻,加水攪拌成手握成團、丟下可散的營養土。第三是育苗,育苗方式有紙(塑料)袋育苗:袋高10厘米左右,直徑約6.5厘米,內裝配好的營養土;營養缽(肥團)育苗:將配好的營養土用機械或人工制成缽;營養塊育苗:將配好的營養土加水調成漿狀,平鋪在苗床上,厚6~8厘米,切割成4~4.5平方厘米的小方格。第四為播種,把袋、缽、管排列在苗床上,每袋(缽、管、塊)播一粒催過芽的種子。
(4)覆蓋栽培。覆蓋栽培可提高地溫2℃~4℃;在干旱地區覆蓋地膜后全生長期可節約用水150~220毫米;可增加土壤有機質,改善土壤理化性狀,提高土壤肥力;可抑制雜草、促進微生物活動。除地膜覆蓋外,目前秸稈覆蓋和地膜、秸稈兩端覆蓋也為廣大農民所采用。
秸稈覆蓋:收獲玉米稈時,一邊割稈一邊順行覆蓋,蓋67厘米,空67厘米,也可蓋60厘米,空73厘米,下一排要壓住上一排梢,在秸稈交接處和每隔1米左右的秸稈上要適量壓些土。第二年春天,在未蓋秸稈的空行內耕作、施肥,并在空行靠秸稈兩邊種兩行玉米。玉米生長期間在未蓋秸稈的地內中耕、追肥、培土。秋收后,再在第一年未蓋秸稈的空行內覆蓋秸稈。其二,免耕整稈覆蓋:玉米收獲后,不翻耕,不去茬,將玉米整株秸稈順壟割倒或用機具壓倒,均勻地鋪在地面,形成全覆蓋。第二年春天,播種前2~3天,把播種行內的秸稈摟到壟背上形成半覆蓋。
地膜、秸稈兩段覆蓋:在玉米、花生地膜覆蓋栽培的基礎上,小麥收獲后玉米施攻苞肥時,拔去殘膜,將麥稈覆蓋在行間或株間,既可避免地膜后期接納雨水困難及局部高溫的危害,又可利用秸稈接納雨水,保濕、防止水土流失、培肥地力。
聯系電話
028-67085333


版權所有?四川正紅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:成都市雙流西南航空港工業集中發展區空港三路989號 蜀ICP備:12001031號-1 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 成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