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玉米的施肥技術
- 分類:栽培技術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0-09-16 18:29
- 訪問量:
一、營養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癥狀
1.氮
玉米對氮的需求量多。玉米缺氮,植株矮小,下層葉片尖端主脈逐漸向里死亡,呈V字形,最后全葉枯死。另外,缺氮還導致雌穗發育延遲或停止,產生空稈或果穗短小,籽粒少或籽粒輕。
2.磷
磷對玉米根系發育及雌穗分化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曾施磷肥可使玉米的抗旱能力增強,并促進早熟。玉米苗期缺磷,根系發育不良,生長緩慢,幼苗葉片出現紫紅色條斑。中后期缺磷,雌穗分化形成和開花結實收影響,果穗數減少,雌穗花絲延遲從苞葉中抽出,雌花受精不完全,籽粒發育不良,粒行不整齊,成熟延遲。
3.鉀
鉀肥充足,有助于玉米在干旱時防止水分大量散失,減輕低溫影響和凍害。鉀肥不足幼苗生長緩慢葉片呈黃綠色,葉片邊緣及尖端干枯呈灼燒狀,同時莖稈機械組織發育不良,抗倒、抗病能力減弱。嚴重缺鉀時,玉米根系生長受阻,植株矮小,節間縮短,果穗發育不良,千粒重降低。
4.微量元素
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一般不缺乏,但在酸堿度過大的土壤中或有機肥少,以施用氮肥為主的地區,易出現缺微量元素癥。
二、玉米的施肥技術
在增施肥料的基礎上,營根據玉米生長發育各時期對氮、磷、鉀等營養元素的需要,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,做到適時施肥,科學用肥,充分發揮肥料的效果,使用、養結合,不斷提高玉米產量。當前,四川土壤中氮素普遍缺乏,一般以增施氮肥為主,配施磷、鉀肥,能達到良好效果。玉米施肥一般按產量指標計算,其公式為:
施肥量(千克/公頃)=(計劃產量需要的某種元素~土壤對某元素的供應量)/(施用肥料所含的某元素量×肥料利用率)
1. 基肥
(1)基肥施用數量?;适┯昧空伎偸┓柿康谋壤?,各地因氣候、土壤、施肥總量及肥料種類的不同,而有很大差異,但必須堅持基肥重施的原則。即在現有施肥水平下,基肥至少應占施肥總量的30%,并且做到因地制宜,分類指導。
(2)基肥中各種肥料的搭配。據四川省高產典型調查,基肥中遲效性肥料以占底肥總用量的80%左右為宜,速效性肥料占20%左右效果較好。
磷肥和鉀肥,則以基肥 一次性施用效果較好,如使用遲效性磷肥,應當與有機肥堆制后再作基肥施用。
(3)基肥施用方法?;室话慵惺┯糜诓シN溝或播種穴內?;始惺┓?,幼苗早期即可獲得充足的營養物質,經濟而有效。如基肥用量較大又集中施用,則應與土壤拌和,防止對種子出苗產生不利影響;另外,有條件的地方,如大量施用綠肥、廄肥等作基肥,也可于耕翻前撒施,通過耕作,使土肥相融,促進玉米根系橫向發展。
2. 追肥施用的數量和時期
追肥因施用時期和作用的不同,可分為苗肥、稈肥、穗肥、和花粒肥。
(1)提苗肥。春玉米苗期處于低溫、少雨季節,遲效有機底肥分解緩慢。若基肥中未施速效性肥料,應在間苗或定苗時,及時施用一次苗肥。而土壤黏重、底肥不足、套種時未施底肥的玉米更應該及時施用苗肥。促進苗壯。苗肥以腐熟的人畜糞尿或速效氮肥為好。
(2)壯稈肥。拔節時施用的肥料,叫壯稈肥,應以充分腐熟的人畜糞尿或速效氮肥、鉀肥為主,但應注意施肥適量,以防節間過度伸長,莖稈生長脆嫩,后期發生倒伏。
拔苗肥和壯稈肥的施用數量,約占總施肥量的5%~10%。
(3)攻穗肥。穗肥用量應占總施肥量的50%左右,并應在雌穗小穗或小花分化時(大喇叭口期,玉米抽雄前10~15天,穗位以上葉片出生大而快,葉片密集呈大喇叭口狀)施用,此時中熟種為11~12片全展葉,早熟種為9~10片全展葉。一般土壤瘠薄,底肥少,蜘蛛生長較差的,應當多施、早施。反之,可適當遲施、少施,以免中上部葉片徒長,影響雌穗發育。近年來,四川省各地對穗肥的施用都很重視,但一般偏遲,有的甚至已見天花才上行,未能發揮穗肥的攻穗作用,同事多數農戶穗肥只施化肥且用量又不足而造成后期脫肥翻黃早衰。
(4)壯籽肥。玉米開花授粉后,可適當補施壯籽肥。壯籽肥應當以速效的氮素化肥為主,也可頁面噴施磷酸二氮鉀。壯籽肥用量約占總肥量的5%~10%。
為了提高肥效,用氮素化肥作追肥,不論是固體還是液體狀態,都必須深施入土,才能充分發揮肥效,提高氮肥利用率。
聯系電話
028-67085333


版權所有?四川正紅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:成都市雙流西南航空港工業集中發展區空港三路989號 蜀ICP備:12001031號-1 技術支持:中企動力 成都